2010/01/29

常興廟


常興廟
(三山國王廟)

    常興廟是礁溪鄉二結村古廟之一(三山國王廟)屬清朝至今之古蹟。常興廟坐西朝東,祖山莿仔崙山進龍格,後靠翠綠山峰為屏,面朝蘭陽平原,左青龍有小礁溪纏繞、右白虎有大礁溪拱朝,兩水交匯廣聚明堂,遠眺太平洋,格局遠大,廟堂巍峨,聚鐘靈毓秀,鎮守社稷,護國佑民,馨香千秋萬年。辛兼酉度半辛山火山旅卦三爻→乙向水澤節卦三爻
    三山國王神明,據悉是早期林氏先祖從唐山渡海來台定居二結村開墾,恭請供奉於林氏家宅守護神。

       因臺灣於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清朝代表李鴻章與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其第二款條曰:「清國將臺灣全島及附屬島嶼,又澎湖列島及格林威治東經119度起至120度止, 及北緯23度起至24度之間諸島嶼,永遠讓給日本。四月二十二日各官員家屬,奉命依約內渡,臺北各官署撤離一空。」遭日侵佔統治,規定居民家宅內不得供奉神明,僅能供奉日本天照大神與神社。(據家母稱:林氏日據之時為地方首富,曾寄放神明遭檢舉,為日警所察辦,林氏外甥稱:有問阿公、阿媽有允准,懇求大人的要饒赦。)以致林氏先祖無奈之餘將老三王金身,暫厝供奉於畚箕湖虎砂山腳下,以蘆葦草搭蓋坐西朝東方向,順水局龍砂環拱格局,供居民祭拜。早期居民生病無法醫治,均扛楝轎恭請老三王醫治而癒。據傳說早期 『生番』要去『城地』(今已故莊坤鐘山地工寮附近)殺人。發現有漢人躲進草寮廟內尋而不見,氣憤之下放火燒廟,惟國王金身未被火燒。另一傳說則唐山來畚箕湖開墾的先民遭生番殺害,王公則由附近村民繼續承接祭祀。據傳說(瓦厝底)林氏家宅曾遭生番危害,老三王顯化,家人無故相罵聲大無比,生番受到驚嚇而解圍。
       嗣因日人統治而無法正式建廟,然先民藉由開墾所成立之『金結龍會』,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五日輪流吃會,延續緬懷王公德澤。俟後廟建成之後,訂定大王由畚箕湖於二月二十五日輪流舉辦吃會(最後解散),二王由刺仔崙於七月二十五日輪流舉辦吃會(事後因故提前解散),及至今仍維持以農曆每年十一月十五日舉辦廟會隆重祭祀。
    據悉宜蘭十六崁李氏先祖聘明師點地,墳葬於莿阿崙林氏共業山嵿,今舊墳遺址尚存,捨地葬祖墳之恩典無以回報,耿懷於心不好意思。因此李氏分祖產之時決議,祖產分以十股份,同意提撥其中一份,所剩約一分多地做為廟產,捐做為『王公份』,每年向耕作者收取微薄租金,供做為三山國王春秋祭拜費用。然已故林溪河先生生前當村長之時,曾訴之法律討回廟產,雖經法院判決勝訴,惟因李氏後裔者眾散居國內外,無法辦理繼承而作罷,迄今該地已由別人承買移轉名下。
    嗣後曾遷廟於現在天庭道院右後方舊址,地名稱『湖底』或下城地。廟係坐北朝南,地理形勢甚美,依山傍水格局,前有大礁溪水及粗坑兩水交匯過堂,左龍砂環抱、右虎砂如旗層層高聳護佑,左前方枕山羅星鎮水口。然因地處偏僻,嗣經日據時代莿仔崙(仕紳林溪河先生)為祭祀之便利極力爭取,于民國三十二年遷廟至莿仔崙山腳下,即今廟址所在,建廟使村民信仰有所依歸,國王德澤馨香萬年。當初扛楝轎王公首選廟址是林旺成先生(俗稱:旺根)蛇山星峰腳下土地,惟土地取得未能談妥而做罷。俟續選今廟址所在,承地主(林金波先生)同意而購地建廟,建廟之初主庚地理師林旺成先生,據稱仕紳黃如松先生對其主庚分金及日課仍有爭議,嗣經洽請宜蘭市區地理師評論,認定並無不妥,及依林地理師分金立向興建,舊廟因年久,及室內面積小狹窄,改建後當倉庫使用,數年之後業已拆除。今
舊廟景觀只能從本村民當年美術彩繪略作回憶。新廟落成,大王金尊,林溪河先生雕塑、二王金尊,游丙丁先生恭塑、鎮殿金尊,由公款雕塑等奉祀至今。
    臺灣未光復之前宜蘭市『阿寶先生』,曾恭迎『北港馬祖』到常興廟供民眾膜拜。並聘請總蘭社子弟參與盛會,
景象熱鬧之盛況曾造成當時日方派(練川水先生,任日據警察)來廟查察。然阿寶先生告知事前已洽本地保甲林萬年先生父親林松江等同意,始無事。據稱練川水先生光復後官陞至一線四星,其子(練長安)曾任礁溪鄉第一屆鄉長,然據悉為慶祝其子當選鄉長,不幸於途中車禍往生。
    早期
常興廟僅是村民逢年過節祭拜,所以並無特定管理人員。遷廟之初皆由鄰近居民林鹽定先生早晚虔誠
燒香灑掃,無支領任何酬勞。俟因年邁護喪妻期間,始改聘請鄰近居民(游水旺先生)負責廟裡早晚燒香。然游先生歿後,續聘陳許阿腰女士負責管理廟務因年老至九十七年八月底,續改聘徐阿根,之後續聘數位管理員維護迄今。
        本廟重建之時,雖由主任委員李繼坤先生擔任,然並無正式組織。嗣經宜蘭縣政府函文應辦理寺廟總登記。始由熱心公益的藍欽鐘先生著手辦理寺廟登記,并組織管理委員會。眾推舉由藍欽鐘出任第一屆及第二屆主任委員,暨將廟產正式登記於『常興廟』名下,至於
李氏後裔子孫的王公分田地,則已於數年前討回。今廟已無田租可收,僅由村民每年十一月半依村民人口數收『丁口錢』,是常興廟唯一收入財源,供維持廟務正常推展費用。
常興廟沿革

一、民國七十二年三月三十一日宜 蘭縣政府前縣長陳定南,林鹽定先 生申請寺廟七二府民禮字第一四八號核發登記證。

二、民國七十五年六月三十日晚間八時主席李繼坤先生,主持籌備管理委員會。七十五年九月 十一日完成組織章程。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十三日宜蘭縣政府,前縣長陳定南,七五民禮字第八0五八五號函寺廟登記准予備 查。(七十五年十月十五日,礁溪鄉公所,前鄉長陳德治,鄉民字第一一0五四號函信徒大會准備查)。

三、民國八十二年三月三十日宜蘭縣政府前縣長游錫堃,八二府民禮字第一五一號核發寺廟登記證。

四、歷屆主任委員:第一任管理人:林鹽定。籌建 主任委員:李繼坤。主任委員:吳土金。成立管理委員會後第一屆、二屆主任委員兼管理人:藍欽鐘。第三屆、四屆、五屆、六屆主任委員兼管理人:黃清連。第七屆主任委員吳金章
第八、九屆現任主任委員李朝福


建歷史

一、民國六十五年四月改建今之金碧輝煌廟宇。簡村長阿亮先生捐出土地九十六坪做廟埕及現金壹萬陸仟伍佰元整,及村民與村外信眾 捐資總收入新臺幣壹佰伍拾壹萬伍仟陸佰柒拾元整。總支出新臺幣壹佰伍拾壹萬參仟陸佰柒拾元整。剩餘貳仟元整。重建廟宇。重建主任委員:李繼坤。會計:吳進 中。委員:簡阿亮、林溪河、張清榮、林松根、李繼仁、陳德性、張炎塗、林旺成、吳土金、陳景色、黃如松、林鹽定、林朝生。

二、民國八十五年信徒大會決議通過,常興廟增建籌備會議執行。

購地:本廟兩側私地為林浩然君 所有,經洽購左側礁溪鄉二結段七之七地號乙筆0、0五0三公頃,右側七之一地號面積0、0五四九公頃, 經費計新臺幣參佰參拾肆萬柒仟伍佰柒拾伍元整。

增建內容:本廟兩側各一間。金亭壹座。廁所壹間。圍牆及花苔。

增建工程費:新臺幣參佰肆拾萬元,追加工程費肆拾萬元,圍牆及花苔 工程費陸拾貳萬元,總計新臺幣肆佰肆拾貳萬元。

經費來源:由二結村第四鄰至八鄰改善生活品質回饋金支應。開工日期: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完工:民國八十八 年十月。

三、民國九十一 年一月興建倉庫及管理員居住所,工程費計新臺幣柒拾捌萬陸仟元整。九十一年三月中旬完工。:由二結村第五鄰至八鄰改善生活品質回饋金支應。

廟內聯:左昭:三結義效法桃園平番救國。右穆:山增光顯靈蘭邑勵。 林萬榮敬撰書。

左廂橫批:生自異姓父 母。左昭:德被臺澎風調雨順。右穆:恩昭日月物阜年豐。

右廂橫批:兄弟胞同逾誼。左昭:巍峨廟宇配天萬古。右穆:浩蕩神威延壽群黎。

廟內柱左一:國史流芳香火發祥霖肇闕。廟內柱右一:王民荐澡春秋祀 典刺崙村。

廟內柱左二:中明獨山鐘霝天生三國士。廟內柱右二:建趙喬王顯聖旨 護八誕民。

大門橫批:三光爭耀蹟顯華山。左昭:三姓弟兄戮力誅奸搴旗斬敵。右穆:山峰凌霄漢挺身救帝受誥封王。

左門橫批:常顯應惠三農萬載常興。左昭:常隸萼聯輝耀馬千山爭先救駕。右穆:興邦神協力分靈二結不後佑民。


門橫批:國柱撐天萬世稱王。左昭:國士出寒門瀝膽披肝匡扶宋室。右穆:王恩盈僻壤消災錫福鎮守蘭疆。

附註:資料由林石源先生、張清榮先 生、吳土金先生等三人口述。
礁溪鄉二結村常興廟(三山國王廟)為清朝至今古蹟





石獅

金獅


常興廟《護國安民》匾。


常興廟與二結社區活動中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