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新北市坪林區保仁宮楊五郎廟  

                            111.9.24  編輯暨拍照雲松子居士

保仁宮楊五郎廟坐:甲兼寅五度,《甲山豐卦三70度↓庚向渙卦三爻。地址新北市坪林區粗窟里七鄰仁里坂七號

聯曰:內殿:保安萬物蕃昌受春秋報賽、仁澤四方靖享俎豆馨香。外二聯:保國佑民物阜年豐參天地仁施德政風調雨順貫古今保國衛民聲靈赫濯昭千秋仁民愛物俎豆馨香報四海

        該廟緣起乃清朝末年間住於該地開墾先民,此域當時僅有數戶居民居住于此其中有一位先民遭楊五郎神駕抓為生乩,起乩曰:吾乃北宋楊五郎,要鎮守此城底,固守番兵保佑村民。并訂每年農曆七月十三日為祭典日。乩身在時,每年祭典五郎公均有降駕交待村民事宜,今已無乩身。此域日據時代,有楊五郎尊神護佑,日本兵未入侵本域。早期先民生活困苦,集資雕塑金尊,以草寮搭建奉祀之。嗣後廟址左側黃家先祖黃復支捐此廟地。民國六十七年歲次戊午重建,秋月吉旦落成,以致有如今廟貌巍峨。保仁宮于104年至105年廟內整修與彩繪。此資料:先賢黃復支先生之孫:黃添枝先生講述。

      楊五郎字延德《金槍傳》編寫五郎的專屬武器是獨角皂金槍。隨楊業及兄長北伐抗遼,瓦橋關獨騎踹遼營,生擒過遼國郡馬耶律高,官封宣威將軍、殿前司馬,步軍都指揮使,娶妻馬賽英,子楊宗槐。金沙灘一戰受傷,後皈依佛門,五台山為僧,後為大破天門陣出山。

       楊伍郎父親楊業原名楊重貴之後被五代北漢王賜名為劉繼業,曾先任保衛指揮使,後陞任北漢建雄軍節度使《代州刺使》,歸宋後恢復原姓楊繼業,及楊延昭等家族成為北宋抗遼名將。楊業領八千火山軍掛帥掃北,掌中一口九環金鋒定宋刀,橫掃雁門,威震北國。楊繼業每臨陣前必舉紅令旗為號,軍中習稱為。金刀令公楊無敵。令公領兵直攻遼國都城幽州,逼得遼王天慶梁王耶律尚納降稱臣,從此宋遼兩國便以白溝為界南北分疆,暫止兵戈。楊繼業因功授爵火山王,位列宋開國九王之一。楊令公妻佘賽花,七子八郎: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八郎楊延順。楊八姐楊延琪、楊九妹楊延瑛。一門七子官封五侯,賜金水河畔清風無佞府,府門頭造一酢八寶重檐滴水天波樓,樓上供奉着當年宋太祖爺的玉帶和御批金書鐵券,鐵券記楊門救駕有功,可免楊門子弟九死之罪;又在府前設石碑坊,着令滿朝文武百官至此必須下馬通過。從此天波楊府在東京汴梁城名重譽滿。但最後楊繼業被困兩狼山,盼不到援兵,率兵圖圍未果,絕望與飢渴交加,至蘇武廟李陵碑前,碰碑而死。山西省繁峙縣、代縣,兩縣為楊家將後裔大本營。山西省繁峙縣代堡村盤龍崗有七00多年楊氏家族后裔歷代墓葬群。

     《楊家將演義》曰:遼國急攻在邠陽城宋太宗和大狼延平,延平遂即到代州與幽州屯兵的楊業求救援,楊業知道後,與七子八人離開代州,到邠陽城救援。大郎延平代宋太宗詐降,並在相見之際,射殺天慶王。此舉激怒了遼將韓延壽,大郎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被一槍挑死、二郎延定被馬蹂踏至死、三郎延安在蘆葦叢裡被殺、四郎延輝因為不能突破,仍遭遼兵捕獲,其部下騎將全皆戰死。其他楊家軍完全瓦解崩潰,此時只剩下延德單獨一個衝出重圍,後面的大喊聲不斷,延德回頭一望,遼兵不斷趕來,延德寡不敵眾,轉跑到林邊;想到五台山拜佛時,智聰禪師給他的度牒,曾對他說危難時便使用。於是從懷中拿出度牒,裏面有一把剃刀,度牒半紙。延德知道其意,便卸下所有裝備掛在樹上,剃短自己的頭髮,往五台山的方向去了。智聰禪師和他大談佛經,並說楊家雖有功於社稷,但在戰場上殺戮太重,以致遭受滅頂之災。勸五郎全心修佛,減輕罪孽。於是五郎從此出家,潛心修佛,為免一身武藝失傳,便將楊家棍、楊家刀、楊家三十六路梨花槍等楊家傳統武術傳於楊家子弟。在此基礎上楊五郎還發展了其他的僧人也加入,也為五臺山培養了一批護院武僧。

佘賽花是楊繼業之妻,掌中有一口九環澤州大花刀,又被稱為:今刀令婆佘太君。她追隨丈夫為國征戰幾十年,每臨陣前上陣必打白色令字軍旗。其夫及七子二孫《二孫指楊宗英、楊宗勉》皆為國捐軀。太祖皇帝封太君為歸命無佞侯,一品誥命夫人,位列五老陰侯之輔。佘賽花有一根御賜九龍監國錫杖,上打昏君,下打讒臣,寶杖龍頭上鎸刻着八個字是:雖無鑾駕,如朕親臨。平時只要手裡有這根寶杖,上殿不用給皇上施禮,下殿也不用辭王。楊家屢遭受奸臣排擠、打擊,但當西夏入侵宋境之時,她深明大義,以百歲高齡親自掛帥,以寡婦領軍徵西,體現楊家將一門忠烈報國的精神。宜蘭楊進士士芳公字蘭如號芸堂,同治七年戊辰科進士《浙江知縣、仰山書院長》,稱遠祖乃北宋六郎楊延昭之後裔,宜蘭市農權路三段1626號樓上,創有﹃明德宮﹄供奉:楊業為主神等楊家將廟。山西省代縣鹿澗村,楊氏兄弟兩人追一頭鹿,箭射到鹿蹄,追至此鹿不見了!於不見處挖到鹿蹄石,深感遇到神跡,此處必是寶地,故從此開基,成為當今鹿蹄澗村,宗祠門前展示當初挖到的精美之鹿蹄石。元朝初年楊山、楊友兄弟兩人分別擔任:堅州、代州大元帥敕封萬戶侯,楊業第十六代孫楊懷玉奉元皇帝旨,于元代天曆二年歲次己巳《1329年》興建:楊宗武祠,坐北朝南。至今已七百多年歷史,尚展示有:楊五郎生前使用過之五郎鐵棍













2022/08/02

 邱氏盛亮公世祖暨派下祖墳《丘進士逢甲公祖墳》

                                                                                               編輯暨拍照109.6.21:雲松子 居士

陸邑邱府歷代之佳城2015春立陽世子孫奉祀。聯:永懷、親恩。慎終追遠、奕世流傳。

邱家墓園誌

                參天巨木必有根,根大則枝葉茂盛,滔天之水,必有其源,源深則必脈衍長流,而人之有祖宗,此乃萬古不移之道。

                  邱氏先祖,由河南遷徙至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烏溪鄉貴坑甲早稻嶺,於清代乾隆年間,由七世祖盛亮公帶領:廷美、廷舉、廷善三位孫兒飄棹來臺,定居於豐原大湳庄轉角潭。《即今宗祠廷美堂址處》。之後返回陸豐縣將第八世祖才公骨骸背回,並在乾隆丙午年埋葬於苗栗旦文湖之風水寶地。

                 由於歷代祖先墳瑩分散各地祭拜不便,家族親情逐漸疏遠,為凝聚家族之親情,第九世祖廷美公派下員共同研議,創建聖亮公世祖派下各世祖齊聚一堂之革新創意,俾一勞永逸紓解裔孫之困擾,於原第八世祖祖墓之墓基上重修一座新時代墓園。爾後世代子孫逝世後得齊聚一堂,並接受後裔子孫之祭拜,共享天倫之樂,存歿皆得榮耀。爰祭祀公業邱廷美管理委員會籌措經費,派下員團結一致,得以完成世代大業。祈願後代子孫皆慎終追遠,飲水思源,莫忘祖宗遺訓,家和萬事興,邱家萬世昌。2015年春吉旦立。

                 進士匾:大總裁:太子少保禮部尚書李、經筵講官工部尚書崑、太子太保工部尚書潘。總理各國大臣禮部侍郎廖,為。光緒己丑科中式81名贡士,欽點士工部虞衡司主政邱逢甲立。

        丘逢甲生于同治三年歲次甲子186412.261912.2.25,享年47歲。》,生于福建省台灣府淡水廳苗栗堡銅鑼灣《今苗栗縣銅鑼鄉竹森村》父親丘龍章為秀才當私塾家教老師。大哥邱先甲。邱逢甲為家中次男。于十四歲時謊報十六歲,參加童子試為福建巡撫丁日昌譽為﹃東寧才子﹄,獲得院試第一名佳績。霧峰林家看此邱逢甲之潛力,原要將十三歲林卓英《林朝棟么妹、林獻堂堂姐》許配給邱逢甲,邱父以未取得功名,暫緩婚事,不幸第二年後林卓英竟突然病逝。光緒十一年歲次乙酉《1885年》邱逢甲二十二歲首度赴福州參加鄉試,他與同行的正是霧峰林文欽《林獻堂父親》兩人均落榜,返臺又遇大風浪,危難之時,在船上似乎隱約依稀見到女子林卓英形象。二十歲邱逢甲娶廖氏,接連生了一男一女,均雙雙夭折,疑為林氏陰魂作崇。邱逢甲弟邱樹甲十三歲考上秀才 ,為臺灣史上第一人,娶了林金盞《林獻堂堂姐》。邱林兩家正式締結親戚。光緒十二年歲次丙戌《1886年》邱逢甲與林卓英的牌位冥婚,並奉為正室,廖氏改為繼室,以﹃冥婚﹄方式來改善自己的運勢。光緒十四年歲次戊子《1888年》重考重舉人。光緒十五年歲次己丑《1889年》北京會試,殿試連捷終成進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階正六品。到任不久後,以親老之故援例告歸,至此絕意仕途。

                  其兄丘先甲因辦鄉勇團練,開墾土地等因素,舉家遷往臺中豐原角潭宗祠處。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丘逢甲奉旨奉旨督辦團練。次年,清軍戰敗,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臺灣人民激憤,丘逢甲呈文,反對割臺。條約生效後,丘逢甲倡立民主國,率紳民奉旗、璽及總統印,獻巡撫唐景崧,聲緣義軍反抗。525日臺灣民主國成立,年號:永清。唐景崧出任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務大臣,丘逢甲為副總統兼團練使,統領義勇軍。唐景崧駐守臺北,丘逢甲奉命駐兵南崁策應。529日,日軍登臺,進佔基隆,守軍不敵。64日,總統唐景崧率先棄職,乘德商輪船逃往廈門。丘逢甲率領義軍浴血奮戰,新竹一仗與敵人拼搏二十餘晝夜,終因彈盡援絕而敗,丘逢甲本想收拾残部,據山死戰,挽回局面,而部將謝道隆則勸他離台內渡。以待時機,東山再起,在離台前夕。詩人悲憤交加,心情難以平靜,於是執筆賦詩以抒發內心的積憤。《離台詩六首:交妹夫張曉峯珍藏》離臺前有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虎韜豹略且收藏,休說承明執戟朗。至竟虯髯成底事,宮中一炬類咸陽。捲土重來未可知,江山亦要偉人持。成名豎子知多少,海上誰來建義旗。從此中原恐陸沉,東周積弱又於今。入山冷眼觀時局。荊棘銅駝感慨深。英雄退步即神仙,火氣消除道德編。我不神仙聊劍俠,仇頭斬盡再昇天。亂世團圓骨肉難,弟兄離別正心酸。奉親目作漁樵隱,到處名山可掛單。丘逢甲聞唐景崧逃往廈門後,見局勢已不可為,遂攜家眷逃往廣東嘉應州。丘逢甲內渡大陸後,先後主講潮州韓山書院、潮陽東山書院、澄海景韓書院,並與三弟樹甲共同成立嶺東同文學堂。

        1907年歲次丁未與辛亥革命元老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等秘密籌劃潮州黃岡起義並參與營救遇險的革命黨人。光緒三十四年1908》被推為廣東教育總會會長。宣統元年《1909年》,廣東諮議局成立,丘逢甲當選議員,既而被推舉為副議長。丘逢甲積極支持姚雨平、鄒魯等人的反清革命活動。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各省響應,廣東宣佈獨立,推胡漢民為都督。丘逢甲被選為代表,選舉孫文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民國元年《1912年》,丘逢甲因積勞成疾,請假南返。225日,卒於廣東鎮平縣《今梅州蕉嶺縣》員山里門第,遺言﹃葬須南向,吾不忘臺灣也﹄。邱逢甲出殯時,執紼而哭者數千人。有輓聯曰:憶當年,禍水滔天,空拼九死餘生,雙手難支新建國;病今日,大星墜地,只剩二三遺老,背面回哭故將軍。民國五十年《1961年》丘逢甲之子丘念臺及監察委員楊亮功等議,在中部地區興建一所大學,為紀念丘逢甲而命名為逢甲工商學院。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改制為逢甲大學。

邱氏盛亮公世祖暨派下祖墳《丘進士逢甲公祖墳》

      邱氏盛亮公世祖暨派下祖墳《丘進士逢甲公祖墳》朝案明堂

               邱氏盛亮公世祖暨派下祖墳《丘進士逢甲公祖墳》
   邱氏盛亮公世祖暨派下祖墳《丘進士逢甲公祖墳》朝案明堂
   邱氏盛亮公世祖暨派下祖墳《丘進士逢甲公祖墳》墓園誌
      
邱氏盛亮公世祖暨派下祖墳《丘進士逢甲公祖墳》朝案明堂


2022/08/01

 廷美堂     邱氏宗祠 邱逢甲祖先宗祠    

                                         編輯暨拍照:雲松子 居士109.6.21

河南廷美堂廷秀孫枝長濟美廷輝堂構先人傳舊業美化門楣後裔煥新猷

                  邱氏先祖,由河南遷徙至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烏溪鄉貴坑甲早稻嶺,於清代乾隆年間,由七世祖盛亮公帶領:廷美、廷舉、廷善三位孫兒飄棹來臺,定居於豐原大湳庄轉角潭。《即今宗祠廷美堂址處》。之後返回陸豐縣將第八世祖才公骨骸背回,並在乾隆丙午年埋葬於苗栗旦文湖之風水寶地。

                 匾:大總裁:太子少保禮部尚書李、經筵講官工部尚書崑、太子太保工部尚書潘。總理各國大臣禮部侍郎廖,為。光緒己丑科中式81名贡士,欽點士工部虞衡司主政邱逢甲立。

        丘逢甲生于同治三年歲次甲子186412.261912.2.25》,生于福建省台灣府淡水廳苗栗堡銅鑼灣《今苗栗縣銅鑼鄉竹森村》父親丘龍章為秀才當私塾家教老師。大哥邱先甲。邱逢甲為家中次男。于十四歲時謊報十六歲,參加童子試為福建巡撫丁日昌譽為﹃東寧才子﹄,獲得院試第一名佳績。霧峰林家看此邱逢甲之潛力,原要將十三歲林卓英《林朝棟么妹、林獻堂堂姐》許配給邱逢甲,邱父以未取得功名,暫緩婚事,不幸第二年後林卓英竟突然病逝。光緒十一年歲次乙酉《1885年》邱逢甲二十二歲首度赴福州參加鄉試,他與同行的正是霧峰林文欽《林獻堂父親》兩人均落榜,返臺又遇大風浪,危難之時,在船上似乎隱約依稀見到女子林卓英形象。二十歲邱逢甲娶廖氏,接連生了一男一女,均雙雙夭折,疑為林氏陰魂作崇。邱逢甲弟邱樹甲十三歲考上秀才 ,為臺灣史上第一人,娶了林金盞《林獻堂堂姐》。邱林兩家正式締結親戚。光緒十二年歲次丙戌《1886年》邱逢甲與林卓英的牌位冥婚,並奉為正室,廖氏改為繼室,以﹃冥婚﹄方式來改善自己的運勢。光緒十四年歲次戊子《18888年》重考重舉人。光緒十五年歲次己丑《1889年》北京會試,殿試連捷終成進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階正六品。到任不久後,以親老之故援例告歸,至此絕意仕途。

                 其兄丘先甲因辦鄉勇團練,開墾土地等因素,舉家遷往臺中豐原角潭宗祠處。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丘逢甲奉旨奉旨督辦團練。次年,清軍戰敗,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臺灣人民激憤,丘逢甲呈文,反對割臺。條約生效後,丘逢甲倡立民主國,率紳民奉旗、璽及總統印,獻巡撫唐景崧,聲緣義軍反抗。525日臺灣民主國成立,年號:永清。唐景崧出任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務大臣,丘逢甲為副總統兼團練使,統領義勇軍。唐景崧駐守臺北,丘逢甲奉命駐兵南崁策應。529日,日軍登臺,進佔基隆,守軍不敵。64日,總統唐景崧率先棄職,乘德商輪船逃往廈門。丘逢甲隔天聞訊後,見局勢不可為,遂攜家眷逃往廣東嘉應州。離臺前有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丘逢甲內渡大陸後,先後主講潮州韓山書院、潮陽東山書院、澄海景韓書院,並與三弟樹甲共同成立嶺東同文學堂。

        1907年歲次丁未與辛亥革命元老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等秘密籌劃潮州黃岡起義並參與營救遇險的革命黨人。光緒三十四年1908》被推為廣東教育總會會長。宣統元年《1909年》,廣東諮議局成立,丘逢甲當選議員,既而被推舉為副議長。丘逢甲積極支持姚雨平、鄒魯等人的反清革命活動。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各省響應,廣東宣佈獨立,推胡漢民為都督。丘逢甲被選為代表,選舉孫文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民國元年《1912年》,丘逢甲因積勞成疾,請假南返。225日,卒於廣東鎮平縣《今梅州蕉嶺縣》員山里門第,遺言﹃葬須南向,吾不忘臺灣也﹄。邱逢甲出殯時,執紼而哭者數千人。有輓聯曰:憶當年,禍水滔天,空拼九死餘生,雙手難支新建國;病今日,大星墜地,只剩二三遺老,背面回哭故將軍。民國五十年《1961年》丘逢甲之子丘念臺及監察委員楊亮功等議,在中部地區興建一所大學,為紀念丘逢甲而命名為逢甲工商學院。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改制為逢甲大學。

匾:大總裁:太子少保禮部尚書李、經筵講官工部尚書崑、太子太保工部尚書潘。總理各國大臣禮部侍郎廖,為。光緒己丑科中式81名贡士,欽點士工部虞衡司主政邱逢甲立。

河南廷美堂廷秀孫枝長濟美廷輝堂構先人傳舊業美化門楣後裔煥新猷
河南廷美堂廷秀孫枝長濟美廷輝堂構先人傳舊業美化門楣後裔煥新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