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8

李錫金孝子坊

新竹市明湖路486 李錫金孝子坊  作者及拍照:雲 松 子 居士  104.3.21星期六上午
                李錫金孝子坊:地點:新竹市東區明湖路486號。地段:新竹市青草湖段4431號。創建光緒八年《1882年》,旌表誥封奉直大夫累贈文林郎國學生李錫金孝行而立的。坐西南朝東北,坊高二、二丈、寬一、八丈、厚一、一尺,採用泉州白石建材建造,結構為四柱三間三層,造型為全台碩果僅存唯一的孝子坊。石坊額板以青斗石雕刻而成,柱枋間以榫頭相接。夾柱石其形狀猶如葫蘆形的抱鼓石為全台僅見,造型優美獨特。除了豐富的雕刻圖案外,在四柱石材上皆陰刻有楷體對聯。坊上置有橫額兩塊,上面一塊陰陽面均題:『孝子』,下面一塊陽面書:『李錫金坊』。牌坊上層石刻的『聖旨』,是古代旌表最高榮譽的象徵。
                李錫金字謙光,號義鐘,原籍泉州府晉江縣岑兜鄉;生于乾隆五十一年歲次丙午《一七八六年》十四歲父歿,家境貧寒,但事母至孝,為鄉里所傳頌。嘉慶十一年歲次丙寅年《一八0六年》十七歲,與伯兄相偕至竹塹《今新竹市》。最初在某商家當傭工,所得悉供母氏,十七歲丁母憂,葬祭拮据成禮。後改傭某商戶,性樸實忠厚,主人甚信用之。顧念父母俱沒,歲時乏祀,每風雨,泣告主人,請預給五年薪金,修築親墳。主人嘉其純孝,准如所請。受傭日久,漸有積蓄。乃與昆弟營商,往來於彰化、鹿港,販賣貨物,獲利不少,嘉慶十七年歲次壬申年《一八一二年》逐在竹塹城米市街開張李陵茂號商店,自此家運昌隆,頗有贏餘,家漸富裕,資產累積日增。置房屋,購田園數百甲,稱富戶矣。道光十六年歲次辛未《一八三六年》,捐銀一千圓,參與塹城東南山區的開發,為金廣福墾號閩籍捐資股夥之一《墾戶首姜秀鑾》。道光十七年歲次丁卯年《一八三七年》,又與許泉記合夥向金廣福承墾埔地開墾,其後累積田產無數。錫金甫及壯年,即娶陳厚公長女陳氏為妻,生育十子、二女。由於經商有成,家境富饒,建私塾,聘名師,極力栽培諸子讀書,求取功名。念伯兄早歿,撫侄如子;延師課讀,多成器。十子之中,除第七子和第九子早逝之外,其餘八子或由科舉正途,或由捐官異途取得功名,長子聯超,附貢生,候選訓導;次子聯城,國學生;三子聯芳,加五品銜中書科,中書儘先教諭,司紹安鐸;四子聯春,雲南縣丞;五子聯英,國學生,軍功六品;六子聯青,佾生;七子景宜,早夭;八子聯選,候補分州同知銜加二級請五品封典;九子清溪,早夭;十子聯萼,監生。咸豐四年歲次甲寅年《一八五四年》,艋舺分類械鬥,蔓延將及竹塹;錫金與鄭用錫進士赴各村莊,竭誠勸導,防禍患於位然。繼而年荒,出辦平糴米。鄉里多受惠。同治元年歲次壬戌年《一八六二年》,戴潮春為亂,率子協同紳董,辦理保安局業務樂助軍餉。鑑於族中無恆產,他獨自建宗祠,並置買產業以供祭祀,其報本追遠。他為人寬厚,曾經被人欠千餘金,臨終之日,自將約券焚燒,盖體母氏周恤貧窮之意。                                                                                                                                                   李氏卒同治四年歲次乙丑《一八六五年》,享年八十,安葬於御史崎,螃蟹穴,已遷。另處安葬山麓,至今李氏墳墓左右豎立泉州白石文筆一對、石獅、石馬各一對,維護宏偉壯觀氣勢。有子十人:長子:聯超字汝前,號華谷,少習禮儀附貢生。事親盡孝,母陳氏遘病,聯超適在外,心怦怦動,驟歸,家人訝之,,侍湯藥莫敢稍遑,及歿,喪祭盡禮。尤善事父老,有弟九人,偶有不合,曲意求全。父在時,曾給家產,悉以沃疇讓諸弟,而自奉甚薄,友愛諸弟,教讀二十餘年,及門多成名。光緒二年卒歲次丙子《一八七六年》,十七年奉旨旌表孝友。子:祖琛,字蔭亭,設教於鄉,以尊德性勵風俗為本。故其治家肅,持身恭,男女皆知禮節。邑有義舉,輒任其事。乙未《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五年》避兵內渡,越數年歿於故里。子七人,希曾歲貢生,師曾舉人,餘亦皆讀書,為世用。聯超之從子祖訓字恢業,號警樵。少失恃怙,能自立,與鄉人士合設竹梅吟社,以事吟詠。光緒二十年歲次甲午《一八九四年》,以歲貢生任臺灣府學訓導,子良臣。祖訓之弟祖澤字樹業,號鐵樵,素敦內行,博學能文,以優行成貢生,未幾卒。子濟臣、少福。
                光緒五年歲次己卯《一八七九年》,八月由新竹縣廩生林鵬霄等人臚陳錫金孝行,懇請旌獎。光緒六年歲次庚辰《一八八0年》,福建巡撫勒方錡,題請旌表錫金為孝子,入祀孝悌祠。光緒七年歲次辛巳《一八八一年》,題准建坊。八年《歲次壬午年,一八八二年》十二月建孝子坊於北門外湳子莊。李氏一族,公號陵茂,李氏自錫金以來,于今二百三十餘年,孝友傳家,子孫蕃衍,入稱孝子之家必昌,至後猶為望族。
                 已故孝子李錫金事實清冊:
                署理臺北府新竹縣知縣為呈報孝子事,遵將已故孝子李錫金事實逐一傳造清冊,呈送察核施行須至冊者。
        謹       開
一、故孝子李錫金字謙光,號義鍾。福建臺北府新竹縣監生,住居北門內米市街。父禮玉誥封奉直大夫、母張氏贈五品宜人。孝子生於乾隆五十一年歲次丙午年十二月初一日亥時。卒同治四年歲次乙丑年二月十六日辰時年八十歲。
二、故孝子未及弱冠家貧如洗父早逝營葬無資,乃以身為傭得值葬父。每日晨昏必回家省母,遇風雨不敢外宿,忽一日鄰家有事毋念之孝子,孝子趨赴至家問以知之,答云因心怵惕,人稱孝感所至,恍同齧指痛心焉。
三、故孝子事母能先意承志,有命奉行。惟謹窺母有怒意,即長跪請責,無命不敢擅起,稍遇疾病,日夜焚香乞以身代,寢食俱廢,里黨皆稱其孝焉。
四、故孝子母張氏樂善不倦,孝子每遵母命。凡有貧寒族戚,遇婚姻則贈以奩聘、遇喪則資以金幣,敦本睦族,周恤親鄰之事不可枚舉。
五、故孝子兄弟早逝,撫侄猶子,延師課教,諸侄讀常流涕導之曰:為人若不立志功名,不特自悞,且無以慰泉下,侄感悟力學。因而科名蟬聯,皆孝子誘掖勸先導之功也。
六、故孝子於咸豐年間,艋舺分類時繼,逢歲歉每遵母命,出米平糴,全活多人,地方賴以綏安。
七、故孝子於同治年間,彰屬戴逆作亂時《戴潮春事件,台灣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時間最久,從1862年起事至1865年平定,歷時四年多。》,孝子在家率子協同紳董,辦理保安局,務保守地方,樂助軍餉,克復彰城。所謂:毀家紓難移孝作忠者也。
八、故孝子因族無恆產,即獨建宗祠,並置買產業以供祭祀,其報本追遠。可謂:永言孝思者矣。
九、故孝子竭力事母與妻講求孝行,妻親操井臼。凡昏定晨省,奉養必誠,皆被其孝之所感焉。
十、故孝子幼年艱苦備嘗,厥後家境小康。凡被欠債款一千餘金,臨終之日,自將約券焚燒,盖體母氏周恤貧窮之意,故能好義如此。
        光緒伍年《歲次己卯、一八七九年》玖月 日冊。資料取材新竹縣誌
              孝子坊:八年《歲次壬午年,一八八二年》十二月建孝子坊於北門外湳子莊。《現新竹市明湖路四八六號》,為旌表新竹誥封奉直大夫國學生李錫金孝子之石坊。
聯文如下:
1.九重天子獎完人,善讀孝經,跬步不亡綽楔地;八十老翁稱少艾,諱言壽考,笑唬猶是倒繃年。《福建按察使司,通家弟張夢元頓首拜題》。
2.八十年體母氏深心,竹城馳譽,一片石表人倫大道,楓陛承恩。《親點內閣中書,如姪王慶霖頓首拜題》。
3.李本仙根,想當年陜咏馨羞,八十萊衣天爵貴;竹生孝笋,看此日里崇綽楔,九重芝綍海壖榮。《三品銜臺北知府,通家弟星聚頓首拜題》。
4.孝弟衍鴻謨,詔銜雙鳳;子孫貽燕翼,天錫十麟。《翰林院編修,年再姪林紹年頓首拜題》。
★       李錫金石坊遷建紀念:孝子不匱、永錫爾類。莫德惠 題。
李錫金孝子坊:李錫金孝子坊,清光緒八年,建原址市郊湳雅。民國五十年初冬移於現址柴橋里,為旌表新竹誥封奉直大夫國學生李錫金孝行。李錫金遜清乾隆時人,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事母至孝。孝蹟傳頌鄉里,稍長自力經商。家道興旺。因甚樂善好施,頓獲地方人士讚賞,一時引為楷模。同治四年李氏病逝,於光緒八年建孝子坊,以表孝蹟牌坊,正反面均有對聯。正面題曰:孝弟衍鴻謨,詔銜雙鳳;子孫貽燕翼,天錫十麟。背面對聯曰:八十年體母氏深心,竹城馳譽,一片石表人倫大道,楓陛承恩。九重天子獎完人,善讀孝經,跬步不亡綽楔地;八十老翁稱少艾,諱言壽考,笑唬猶是倒繃年。具孝行德風將永垂不朽。新竹市長:施性忠。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四月三十日
★        李錫金孝子坊:李錫金孝子坊,為旌表李錫金《1786-1865》孝行而立。李錫金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事母至孝,事蹟傳誦鄉里,梢長自力經商,家道於是興旺。因甚樂善好施,深受地方人士讚賞,一時引為楷模。光緒八年《1882年》,建孝子坊於湳雅莊。民國五十年冬移至現址。
        李錫金孝子坊,是台灣地區唯一的孝子坊。結構為四柱三間三層,柱枋間以榫頭相接。其葫蘆形夾杆石為全台僅見,造型優美獨特。牌坊石刻上層的『聖旨』,說明立坊須經過皇帝核准才能興建。民間額板上的『會請旌表芳名』,列舉了表揚的流程。石柱的聯文則說明孝子的善行。牌坊石雕『聖旨碑』採鏤空、深雕混合的複雜技巧,透雕的花板『加冠』、『晉祿』、『回首麒麟』、『狄仁傑望雲思親』、『孔明夜送出師表』。陰陽面題材相似,都表現清末新竹地區牌坊的特色。
李錫金孝子坊:                         
                                      
                                       
                          新竹市長:施性忠。中華民國七十三年四月三十日
                          李錫金石坊遷建紀念:孝子不匱、永錫爾類。莫德惠 題。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

                                                                李錫金孝子坊   
                                                                 李錫金孝子坊   
                                          李錫金孝子坊題字
                                                       李錫金孝子坊題字
                                                                李錫金孝子坊   
                                                               青草湖之美。
                              古奇峰  普天宮:關聖帝君。 坐卯山兼乙一度《91 度  酉向 
                                         古奇峰   普天宮:關聖帝君廟前朝堂之美。 


2014/12/12

基隆市---靈泉禪寺


基隆市--北台古剎---靈泉禪寺        103111 星期六    拍照及撰文:雲 居士
基隆靈泉禪寺地址:基隆市信義區六和街1號。
靈泉禪寺:山門:甲兼寅六度《69度》豐卦初爻、二爻間線庚向渙卦初爻、二爻間線。
靈泉禪寺舊寺:艮兼寅五度《50度》夷卦初爻坤向訟卦初爻。
靈泉三塔:艮兼寅三度《48度》夷卦三爻坤向訟卦三爻。
開山紀念堂聯:開闢宗源慈光普照三千界、山靈聖域佛法宏傳不二法門。
歷史建築:《歷史建築登錄年度2003年。興建年代:1920年『大正九年』》。
       靈泉禪寺開山堂:採用中西混合南洋風格的兩層樓磚造的洋式建築《竣工於1920年》。建築特色:開山堂是一棟在細部點綴,傳統風情的二層磚造洋式建築。正立面築有洋式的三弧形山頭,山頭的『開山堂』牌匾。四周襯有勳章飾及魚鳥花草泥塑;環繞開山堂一圈的迴廊,磚柱,柱身的灰泥裝飾帶,柱頭的裝飾性雕花及線條收頭及二樓曲線多變的瓶形欄杆柱,都展現出開山堂的洋式建築風格;但雨庇上的泥塑傳統花樣,卻點出別緻的傳統風情。
歷史建築:《歷史建築登錄年度2006年。興建年代:1917年『大正六年』》。
       靈 泉三塔:靈泉三塔位於禪寺前山坡,建於1913年至1917年間,包括正方寶塔,東寶座、西蓮台及前方牌坊、庭院,形制仿印度佛塔。《 STUPA,直譯為窣堵坡,即為古印度國王逝世時靈骨埋於『有基座之半圓形覆缽式墳丘。』》為國內罕見,彌足珍貴。第二層部份,為後期加建。東寶座奉安該寺法師父母遺骨,西蓮台提供善信護法。平日有法師誦經回向法音傳揚為一清淨處。 
       靈泉三塔碑文:靈泉三塔:寶塔七層千古秀、爐山弍點萬年馨。東寶座:共進三摩地、同登解脫門。脫却證無生、旋復幾何人。西蓮台:弍簣功須進 、三心放下來。大涅槃城。師性馴時先師靈骨在、象王行處萬象法身融。巍巍真解脫。白雲生復滅。明月去還來。往來多少客。本來歸寂滅。雙雙歸大覺。朵朵現全身。蕩蕩永安康。
         一、 啟方便門、現毘盧境,清靜點地開萬里之塵碧。湛湛天露千光之日。所謂心即佛、佛即心、但自迴光返照,色即空空、色切莫認假為真。丁巳季冬 逸士 書。
         二、 象馭過臨龍車,虔止似陽春有腳,處處發生,若明月之分身,家家燭照。丁巳歲暮之際。
        三、 拜塵霧00靈愍子炅節000廓清發現当天之日月祥光物映深觀特地之乾坤。丁巳歲。
       靈泉禪寺匾。乙未三月。顏欽賢。溥儒書。門聯:虔意真修何用遠遊南海、誠心禮拜即此便是西天。彌勒佛: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韋馱祠:示勇健於天倫摧邪輔正、受遺教於大覺護法安僧。伽藍殿:皈正教於大覺神威顯赫、秉弘慈於能仁護衛法城。
        舊寺聯:敷陳物色當下直登寶所、劈破虛空現前親見如來。正門柱:靈谷春深山鳥都參祖意、泉聲夜靜松濤不碍禪心。外柱:菩提樹長影遮百萬人天、般若花開乎滿大千世界。
       月眉路外左側:靈泉禪寺地界碑。歲次戊辰年桂月。北台 古靈峯 立。
右側門聯:山門清靜廣度有情登寶地、檀信皈依咸沐佛光長菩提《北台 古靈峯 脩嚴撰》。左外牆:靈超凡界登覺地、光徹聖天出迷津。
        山門:北台首剎 靈泉禪寺 歲次癸酉年桂月興建。古靈峰 慧笙 題。山門聯:靈山嫡旨清馨傳心法開五乘歸覺道、泉水流暉慈雲佈澤恩濟四生脫迷津。山湧靈泉滌淨塵俗慮、開通寶所豁開凡聖門。門內側:翫水遊山豁開性地怏同魚鳥到忘機《雁蕩山僧撰書於檳城》。、參禪學教體悟人生喜有烟霞供嘯傲。
       文化會館:靈文典章闡世間蘊空實相真諦、泉水漾暉滌蒼生情識虛幼妄緣《靈泉 慧笙 敬題》。
        山門右側紀念碑:御開山 善慧、善智、善性 大和尚 靈泉禪寺諸門人代表 德融 德馨 德成 仝敬立。庚申年中元日立。
       靈泉禪寺:俗稱基隆靈泉禪寺,是傳承自福建鼓山湧泉寺禪宗法脈而來,也是臺灣北部重要的佛教發祥地之一,也是台灣第一個具有叢林規模的禪宗寺院,更是日治時台灣佛教四大法脈之一。『基隆月眉山派』本山,有『北台首剎』之稱。位於台灣基隆市月眉山中,開山祖師為善智法師,法師是基隆人,原本拜齋教學佛,光緒十七年《1891年》三十九歲,與同參妙密上人渡海到福州鼓山湧泉寺求法,拜於景峰和尚門下,剃度為僧。
       返台之後,由林來發捐地,面積二十公頃、江忠良、許松英資助,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兩人在基隆月眉山創立『靈泉禪寺』。兩年後妙密上人圓寂。由善智法師撐起建寺重任。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善智法師圓寂。由師弟善慧法師,由福建鼓山回台主持寺務,成為靈泉禪寺第一任住持。善慧法師《俗姓:江。出生1881年,光緒二十八年到福州鼓山受具足戒。1909年佛殿落成,舉行佛像開光、住持晉山,日本曹洞宗管長石川素童親來台灣道賀。》也是基隆人,原跟善智法師習佛法,後由善智法師帶領到鼓山湧泉寺受戒,一樣拜於景峰和尚門下,剃度為僧。同行還有善性法師、善昌法師、善法法師等多人。之後得辜顯榮資助,建開山堂、佛殿等。善慧禪師弘法甚力,舉辦佛法講習會,傳戒大會,全島僧侶坐禪大會等。併前往印度、緬甸迎回佛身舍利、仰光佛像、建舍利殿等。
        善慧法師主持下,獲得日本曹洞宗本山資助,完成佛殿、天王殿、東西廊。1916年由善慧法師、黃玉階、本圓法師、心源和尚等人與日本佛教曹洞宗別院大石堅童法師共同籌設『私立台灣佛教中學林』,培養僧侶與齋教弟子,為今台北市泰北中學前身。1922年改名台灣佛教曹洞宗中學林。靈泉禪寺不僅與日本曹洞宗關係良好。1934年,善慧法師自靈泉禪寺住持退居,翌年他約了本圓和尚與竹北金剛寺住持妙禪法師等,一同出訪,同行的還有善慧弟子德融等。他們一行人遍訪新加坡、馬來西亞、暹羅、緬甸、等國,並到印度朝禮佛陀聖蹟。靈泉禪寺並且與中國、印度、緬甸、新加坡、馬來亞等國佛寺互動,其地位在台灣佛教中日亦重要,基隆靈泉禪寺,月眉山派成為台灣佛教四大法脈之一。
         1941年善慧法師《1881-1945年》由弟子德融法師,任靈泉禪寺住持,於寺內設『佛教禪林』。1947年慈航法師,又於寺內辦靈泉佛學院,因戰亂旋即停止。1946年住持普欽法師《18941971年》辦正覺佛學院,後於1984年設華文佛教學院。
        靈泉禪寺:開山祖師善智禪師、妙密禪師、開山住持善慧法師《1907年–1930年》、德馨法師《193019388月》、德融法師《1941年》起任至二戰結束。光復後歷經社會動盪,靈泉禪寺亦受波及而風雨飄搖,期間《約1947年》慈航法師《慈航肉身菩薩,安奉汐止彌勒內院。》也曾短期住持過寺務。晴虛法師民國五十六年《196710月》接任住持,今日的後殿、山門、大殿,以及聯外車道,皆在晴虛法師任內,盡心盡力之下完成始有今日宏偉規模。
        日治初期,佛教在台灣所形成的四大傳承法系,又稱四大法脈,對台灣佛教影響至深。這四大法脈:分別為『基隆月眉派』、『台北觀音山派』、『苗栗大湖法雲派』、『高雄大崗山派』。這四大法脈與福建省福州鼓山湧泉寺及閩南各寺院關系深遠,日治以後,日本佛教各宗派為了擴展其宗派,在台灣的力量,四大法脈成為積極拉攏對象。月眉山靈泉禪寺原承襲福建鼓山湧泉寺,湧泉寺為中國曹洞宗重要寺廟,靈泉禪寺很自然成為日本曹洞宗派下,並且與『台北別院,東和禪寺』成為日本曹洞宗在台灣重要道場。
        光緒甲午戰役之後,日寇竊據有台灣,日本曹洞宗本山,先後派遣佐佐木珍龍、大石堅童等僧侶來台,在台北萬華、松山、板橋、圓山及桃園、大溪等地傳教,並拉攏台灣僧侶善慧、本圓、覺力等法師,都編入:曹洞宗的僧籍,這一來曹洞宗在台灣的聲勢一支獨秀。
        一九二一年佛教團體成立『南瀛佛教會』。原早在一九一五年間,日寇派遣丸井圭次郎的官員,到台灣調查全省宗教信仰情形,作為其製定宗教政策的依據。丸井圭次郎抵台,完成了調查任務後即擔任了負責台灣事務的社寺課長。一九二一年初,他計劃組織一個全台灣的佛教團體,以便於掌握運用。他邀請了代表曹洞宗的善慧、和代表臨濟宗的本圓共議,對於組織佛教團體的事三人達成共識,決定成立『南瀛佛教會』。繼而於二月二十六日,在萬華龍山寺前的艋舺會堂,召開了『準備委員會』。參加這項會議的,出家僧侶善慧、本圓、孫心源、莊信修等,在家居士有代表龍華派的陳火、陳普悅、蔡普揚,代表先天派的黃藍、林學週、黃金印,及代表金幢派代表張添福會議結果,推出善慧、本圓、陳火、黃藍等四人為創立委員。以後分別在新竹證善堂、台中慎齋堂、台南開元寺各開了一次說明會,乃於三月二十五日,在日寇台灣總督府的社寺課開籌備會,善慧、本圓等四位創立委員,草擬出大會綱要,為此一團體定名為『南瀛佛教會』。是年四月四日,南瀛佛教會在台北正式成立。
        南瀛佛教會成立之後,到日寇侵華戰敗投降為止的二十餘年間,歷經十屆會長改選,會長、副會長全是日本人擔任。不過無礙的,早期的南瀛佛教會,靈泉禪寺善慧法師及凌雲禪寺本圓法師二位也會會中要角。南瀛佛教會成立後,每年都要舉辦講習會《辦到1941年前後》。主要課程:金鋼經、心經、法華經、阿彌陀經等,外還有日本『皇國之國禮、日本佛教史、神社宗教、近代日本佛教』等。在最初幾年中,佛學課程部份多是由善慧、本圓二位擔任講師。其他有政治目的課程,則由日本人擔任,後來二位忙於弘法事務,就不在講課了。
        附記:觀音山凌雲禪寺:開山祖師本圓法師《1883-1945年》俗姓:沈,台灣基隆人,二十歲至福建鼓山湧泉寺,禮振光禪師,受具足戒。1945年,距離日本戰敗投降只剩一個多月,本圓禪師捨報圓寂,未能看到台灣光復。乙酉歲六月初八日,享世壽六十四,僧臘、戒臘各四十六夏。
        附記:苗栗大湖法雲寺:開山覺力禪師《1881-1945年》俗姓:林,名:金獅。生于光緒七年《1881年》,歲次辛巳農曆十二月初一日,福建省廈門市鼓浪嶼人。父林翁月、母黃氏玉。十九歲於福建省福州鼓山湧泉寺,禮萬善禪師座下披剃出家《1849-1929》。取內號法名『復願』,外字號『覺力』,別號『圓通』。光緒庚子年《1900年》,四月於鼓山湧泉寺受具足戒,得戒於本忠老和尚。同年大法相承於鼓山湧泉寺萬善禪師曹洞宗脈。於民前三年《1909年》來台,時年三十一歲,初駐錫靈泉禪寺、後駐觀音山凌雲禪寺。民國三年《19141117》法雲寺大雄寶殿落成。民國十一年《1922年》應台北艋舺龍山寺護法辜顯榮、吳昌才居士之懇請,出任台北龍山寺住持。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農曆五月二十一日圓寂,享世壽五十三,僧臘三十四、戒臘三十有三。
        附記:宜蘭九股山吉祥寺開蘭古剎,創建清朝開山祖師真精老和尚,福建省福州鼓山湧泉寺來頭城興建寺廟,傳第一代萬全法師、萬教法師等萬字輩。《今台中,中台禪寺惟覺法師也曾駐錫九股山吉祥寺。》後分派弟子至台北觀音山凌雲禪寺台南市古寺:竹溪寺、宜蘭礁溪鄉二結村:圓明寺《目前為佛光山星雲法師派下管理。》、宜蘭礁溪鄉匏崙村:孔雀山開成寺、頭城:勸募堂等,為早期開蘭陽先驅之佛教道場等至今均是古剎,對佛教之貢獻影響深遠。
        靈泉禪寺位月眉山,山巒數層降脈,層次分明如眉、故俗稱:月眉山。禪寺四週眾山環拱,故有稱曰:『七星拱月』。風景秀麗,正所謂:泉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溪聲盡是廣長舌相,聲聲彌陀法音。寺前正朝圓形金星峰。金星峰正面,即是建造:靈泉三塔穴地。環境清幽,遠近青山環繞、右側山溪纏繞過堂,山溪潺流至堂前四腳亭匯入基隆河。地靈人傑,為北台首剎叢林,培育僧材教化人心,以致高僧輩出,自古即成為北台名剎。如靈泉三塔左側朽木生了好幾朵很大之靈芝,證明名山地靈鍾毓之秀麗。
        佛法之可貴:示迷界眾生,六道輪迴周而復始。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在迷界,凡夫眾生尚未明心見性,未得開悟證果,由六道投胎來人道,死後由業力再投胎六道去,如是輾轉輪迴周而復始,永無止息。
        在悟界,聖人『見性悟道』,生從法身來,死回入法身去、來去無住無染而自在,故曰:無來也無去。生死只是迷失自心,真心並無去來、生來死去、只是一場虛驚!生由真心出、死又回真心、生即無生、死即無死、生死不離真心、生死不離真心、真心與生死不一不異。
        梵網經曰:『諸佛是已成之佛、汝等是未來佛』,發菩提心,念念不起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涅槃經云:見佛性不名眾生,不見佛性是名眾生,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作佛用是佛性,作眾生用是眾生性,性無形相,性於十法界無二無別,隨用立名。佛子當知!自心即佛、佛即自心、離心無佛、離佛無心、心佛不二。若見自性是佛,即可成佛作聖,上自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達磨祖師西來唯傳一法,直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應識取自心,見自本性,不得外求,認賊為父,曠劫終不得見性作佛………。
靈泉禪寺:山門:甲兼寅六度《69度》豐卦初爻、二爻間線庚向渙卦初爻、二爻間線。


 靈泉禪寺:山門:甲兼寅六度《69度》豐卦初爻、二爻間線庚向渙卦初爻、二爻間線。
 

  靈泉禪寺:山門:甲兼寅六度《69度》豐卦初爻、二爻間線庚向渙卦初爻、二爻間線。



 靈泉禪寺開山堂

 開山紀念堂門聯:開闢宗源慈光普照三千界、山靈聖域佛法宏傳不二法門。

 靈泉禪寺舊寺:艮兼寅五度《50度》夷卦初爻坤向訟卦初爻。
 靈泉禪寺舊寺:大雄寶殿 萬德莊嚴   奉祀 釋迦牟尼佛
 靈泉禪寺舊寺:古銅鐘
 靈泉禪寺舊寺:鼓
 靈泉禪寺舊寺:韋馱祠 示勇健於天倫摧邪輔正、受遺教於大覺護法安僧
 靈泉禪寺舊寺:伽藍殿 皈正教於大覺神威顯赫、秉弘慈於能仁護衛法城
  靈泉禪寺舊寺:大法慈悲 匾
 靈泉禪寺匾。乙未三月。顏欽賢。溥儒書。門聯:虔意真修何用遠遊南海、誠心禮拜即此便是西天。
彌勒佛: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南方增長天王。東方持國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西方廣目天王。
 第三十三番華嚴寺十一面觀世音。
 文化會館:銅塑本師釋迦牟尼佛。文化會館:靈文典章闡世間蘊空實相真諦、泉水漾暉滌蒼生情識虛幼妄緣《靈泉 慧笙 敬題》。
 文化會館內大殿奉祀:白玉本師釋迦牟尼佛。
 文化會館:大殿。
文化會館左側:本師釋迦牟尼佛。 
文化會館右側:四大天王。
文化會館右側:四大天王。
靈泉禪寺左前方:萬善人緣碑亭。 
靈泉禪寺左側:御開山善慧、善智、善性 大和尚 紀念碑。
 明月亭。

 
  右側門聯:山門清靜廣度有情登寶地、檀信皈依咸沐佛光長菩提《北台 古靈峯 脩嚴撰》。

 
 
  山門內:彌勒佛,後即地下室內停車場。
   靈泉禪寺:山門。                                         
                                           靈泉禪寺山門   正朝:山坵金星峰。
月眉路路口:靈泉禪寺地界碑。歲次戊辰年桂月。北台 古靈峯 立。

 月眉路兩側:般若燈。

 靈泉禪寺山門正朝:山坵金星峰,正面造靈泉三塔。靈泉三塔:艮兼寅三度《48度》夷卦三爻坤向訟卦三爻。   
  靈泉禪寺山門正朝:山坵金星峰,正面造靈泉三塔。 塔前棕櫚樹木等擋住前方山巒美景。   
  靈泉三塔碑文:靈泉三塔:寶塔七層千古秀、爐山弍點萬年馨。東寶座:共進三摩地、同登解脫門。脫却證無生、旋復幾何人。西蓮台:弍簣功須進 、三心放下來。大涅槃城。師性馴時先師靈骨在、象王行處萬象法身融。巍巍真解脫。白雲生復滅。明月去還來。往來多少客。本來歸寂滅。雙雙歸大覺。朵朵現全身。蕩蕩永安康。 

靈泉三塔:左側枯樹長滿碩大靈芝。
 靈泉三塔:左側枯樹長滿碩大靈芝。

 舊寺彌勒佛殿前門匾。乙未三月。靈泉禪寺。溥儒書。顏欽賢。
 門內側:翫水遊山豁開性地怏同魚鳥到忘機《雁蕩山僧撰書於檳城》。
 山門聯:靈山嫡旨清馨傳心法開五乘歸覺道、泉水流暉慈雲佈澤恩濟四生脫迷津。山湧靈泉滌淨塵俗慮、開通寶所豁開凡聖門。
 泉水流暉慈雲佈澤恩濟四生脫迷津。
禪學教體悟人生喜有烟霞供嘯傲。 

 舊寺外柱聯:靈谷春深山鳥都參祖意。

 舊寺外柱聯:泉聲夜靜松濤不碍禪心。
 靈泉禪寺舊寺:艮兼寅五度《50度》夷卦初爻坤向訟卦初爻。
  靈泉三塔:艮兼寅三度《48度》夷卦三爻坤向訟卦三爻。
 靈泉三塔。                        師性馴時先師靈骨在。

                                                 象王行處萬象法身融。 
左外牆:靈超凡界登覺地、光徹聖天出迷津。 眺望前方擁恆文創園區。
擁恆文創園區眺望靈泉禪寺之美。
 擁恆文創園區眺望靈泉禪寺附近 山巒之美。
  擁恆文創園區眺望靈泉禪寺附近 山巒之美。
 擁恆文創園區眺望靈泉禪寺附近 山巒之美。
  擁恆文創園區眺望靈泉禪寺附近 山巒之美。
 擁恆文創園區眺望靈泉禪寺之美。
 左外牆:靈超凡界登覺地、光徹聖天出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