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11.27 星期六下午 作者:雲 松 子 居士
護國宮地址:國姓鄉石門村國姓路207-5號。
詩曰:迴龍顧祖最清奇、門對尖峰筆一枝、育水長流流不止、關山秀口福神持。雲松子讚曰:祖龍峰中觀音山《海拔831尺》、連山歸藏至尊貴、垣局群峰皆環繞、貴人坐帳獻祥瑞,迴龍顧祖逆朝局、北港長流匯朝堂、水對三叉細認蹤、納氣承天至善地、陰陽判定始全功、狀元筆案奇映照,環峰羅列顯崢嶸、旌旗飄揚勢威猛、龍虎交衙護衛真、九九峰巒鎮水口、神威浩蕩護社稷、俎豆馨香鎮國姓、德蔭黎民咸尊崇。
護國宮地址:國姓鄉石門村國姓路207-5號。供奉主神:國姓爺鄭成功。二樓主殿:三寶佛祖。左廂殿:地藏王菩薩。右廂殿:褒忠義民爺。城隍爺、北斗星君、南斗星君、福德正神等。
國姓鄉歷史由來,西元1662年國姓爺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當時南投縣境仍是蠻荒叢林,十分落後,並沒有太多的漢人前來開墾,而且經常有番族出草,掠奪影響開墾,因此國姓爺派當時的左武衛劉國軒率領兵士前來中部開墾,途中與大肚番遭遇,於是在一番攻打之後,劉國軒的軍隊延著烏溪一路往深山驅逐,一直到現今國姓鄉一帶才停止下來,並就地紮營墾荒,並將駐營之地稱為『國姓埔』,另一傳說,則當地居民之傳說『國姓爺』曾來至於劉國軒紮營中住一宿,相傳這就是國姓鄉地名之起源。
光緒四年霧峰林朝棟,由於功績顯著官封二品。當時巡撫劉銘傳賜與『林合墾契』可在中路招佃墾耕,販賣全台的樟腦。林朝棟為保護腦丁於是從東勢角,至埔里社大坪頂之間開闢官道,對國姓鄉開發與未來發展是相當重要的,更因此吸引了許多東勢、新竹一帶的客家人來此開墾。日治時代變成立國姓庄役場,西元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光復改稱『國姓鄉』至今。
國姓之鄉公所是位烏溪上游峽谷台地南岸,平原幅地甚小,而國姓整個幅員雖然遼闊但皆是山區地帶為主,且大多數山巒非常陡峭,很難耕作,主要耕作地區皆位於烏溪兩岸及水長流溪及北港溪沿岸種植果樹,鄉區居民以務農為主要產業。國姓鄉主要溪流:烏溪上游有《水長流溪》及《北港溪》北港溪發源地於仁愛鄉境內,東向西溪流至國姓鄉大旗村《福興橋下方》,水長流溪及北港溪匯合注入烏溪。《南港溪》發源地埔里鎮對外主要溪流,有14號縣道,沿溪岸入埔里鎮,南港溪於國姓橋下方與烏溪匯合注入烏溪。
國姓之鄉公所是是位烏溪上游峽谷台地南岸,後屏主峰《中觀音山831尺》與埔里鎮之界山來龍,前臨烏溪環抱依山傍水,市區東西向二條縱走街道,《狹窄的是舊市區街、大的是後來拓寬新道路》也是國姓鄉最繁華熱鬧之處兼行政中心。入口處豎立石雕《國姓爺》雄偉雕像七點六尺高《921前後,花崗石雕刻歷時三年完成,總計約發1419萬元。於90年2月2日清晨7點30分舉行開光點禮》,也代表國姓鄉主要特徵與地標。
國姓鄉護國宮國姓爺廟沿革:
國姓爺鄭成功於西元16662年趕走荷蘭人收復臺灣之後,當時的南投縣境內仍是蠻荒叢林,十分落後,並沒有太多的漢人前來開墾,而且經常有番族出草,掠奪,影響開墾,因此國姓爺派當時的左武衛劉國軒率領兵士前來中部開墾,途中與大肚番遭遇,於是在一番攻打之後,劉國軒的軍隊延著烏溪一路往深山驅逐,一直到現今國姓鄉一帶才停止下來,並就地紮營墾荒,並將駐營之地稱為『國姓埔』,相傳這就是國姓鄉地名之起源。
之後,當劉國軒的軍對撤離,國姓一帶便未受重視,到了清光緒三年《西元1877年》,曾有阿罩霧《今霧峰》人士林朝宗,率兵五千屯居此地用以維持地方治安,並且獎勵開墾及製腦業,漢人入墾才逐漸增加,光緒14年《西元1888年》,清廷在東勢角設立撫墾局,並在國姓埔的水長流及北港各設分局,並設白毛隘及阿冷隘勇線以防禦番族的出草擾亂,在這段期間漢人才見大規模地入墾國姓。
後來,阿罩霧《今霧峰》人士林貴昌,也來到國姓及福龜一帶,進行墾田及經營草廊製糖事業,在這期間,仍然偶有番族騷亂事件,因此居民都感覺非常不安全,後來聽說國姓一帶的番族最怕鄭成功。因為他們就是被國姓爺的軍對給趕到深山的,於是林貴昌為了安定民心以及發展製糖事業,因此專程到中國大陸,選購高級的沉香木,並聘請名匠雕刻了兩尊國姓爺的神像,接著遷奉回台,一尊就供奉於國姓糖廠辦公室供眾人膜拜,而另一尊則請到雲林。
當時糖廠辦公室大約位於今國姓村社區活動中心,而前鄉長張登貴先生的父親張元盛則是當時糖廠的主任。
中日甲午戰爭《西元1894年》失利後,清廷與日本訂定馬關條約《西元1895年》,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一時之間島內人心浮動,國姓爺的神尊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開始顛沛流離。其說法有三:一、在國姓開墾的林貴昌眼見當時情勢不對,於是倉皇逃到大陸,國姓爺的金身則送給當地的保正廖春古先生,至於原屬於林貴昌的土地,後來因辜顯榮對日本有功勞而劃規給他。二、根據地方耆老羅乾富先生回憶描述,甲午戰爭之後,林貴昌因為感到時勢對自己不利,因此將大約二00甲的土地,以每分地一五0元的價格,賤賣給辜顯榮的大和株式會社,而由大陸請來的國姓爺金身,也一併送給大和,於是暫奉於大和株式會社的辦公處,後來改奉祀於當時保正廖春古宅中。三、根據姜元寶老委員,另一回憶描述,林貴昌在離開國姓時,國姓爺之金身仍然供奉於糖廠的辦公室,供附近居民祭拜,直到大東亞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為日本政府禁止台灣百姓祭拜神明,金身才搬到製糖工廠,即今日國姓國中處,當時糖廠內還有關聖帝君的神像,但是擺設十分簡陋破舊,姜元寶老委員見到此情況於心不忍,於是才與糖廠張主任商量,將金身安頓到當時的保正廖春古先生家中奉祀。以上三種說法雖然不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時國姓爺金身確實由林貴昌從大陸請回國姓,後來才輾轉到保正廖春古家中奉祀,其中間的過程及情節如何?則因年代久遠,而且相關人物均已凋零,所以無法詳細比對。
廖春古保正去世後,國姓爺的金身仍由其子廖泉繼續祭祀,但廖泉育有子女眾多生活相當困苦,因此對國姓爺的照顧也就顯得心有餘力不足,特別大東亞戰爭後期,由於戰況吃緊,因此糧食的管制也就更加嚴格,當時政府,在國姓地區還成立有糧食搜查隊,所以貧窮百姓的生活是日益艱困,廖泉為求溫飽已經是見肘了。因此根本無力整修房屋好讓國姓爺可以有較理想的環境。
台灣光復後,有一次颱風來襲,廖泉的住宅屋頂遭颱風吹壞而漏水,於是國姓爺金身遭雨淋濕,附近的信徒眼見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淪落至此,心中真是無比感慨,但是卻也無可奈何?只能用竹殼暫時遮蓋起來,以防雨淋。之後,姜元寶老委員特地去找同是新竹移居到國姓的派任鄉長彭華錦先生,請他設法解決,彭鄉長瞭解狀況後欣然答應要協助,首先他們在地方耆老的建議下,先到大甲鐵砧山一帶去找尋廟地,因為在當地有一處與國姓爺相關的劍井,民眾相信附近應該有適合的風水吉穴。不過卻徒勞無功,彭鄉長等人並沒有找到適合的廟地;但是在找尋的過程中,卻無意發現一間無人供奉的媽祖廟,彭華錦先生逐將此訊息告知當地的有關單位,日後在當地政府與民間的努力下,大家出錢出力整修重建,它竟成為日後香火鼎盛,聞名全省的大甲媽祖廟,這樣的境遇有點不可思議,不過也許是國姓爺冥冥之中的安排與另類的神蹟吧!
在大甲尋找廟地不成之後,一行人只好返回國姓,當時在大旗翭洞坑有位彭阿浪先生,他對於地理風水堪輿之術頗有研究,因此請他出來協助找尋廟地,經過大家的意見交換之後,總共列出了五個參考地點:第一個地點:是黃水源先生的地,即現在的道德堂。第二個地點:是姜元寶先生的菜園。第三個地點:是現在的水利工作站。第四個地點:是竹坑橋葉厝。第五個地點,是今日國姓國中之現址。這五個地點都相當不錯。但為求慎重一群人《賴運參、黃水源、廖標、姜松、陳明、陳連、夏錦秀、陳金水、郭送友、姜元寶等人》商討後約定於石門陳明的家中,準備於關聖帝君前擲筊選地,可是問到三更半夜皆無結果。最後再向神明請示,結果是五處地點皆不理想,於是只好另外再找尋吉地,經過一番討論,姜松建議一塊位於廖泉房子後方的土地,因為他每次去大岸口工作時,回程都會在那裡休息,總覺得風水絕佳而令人神清氣爽,大家也都覺得那塊地是建廟的上好吉地。同時也得到了神明的同意認可,但是那塊地分屬多人所有,不知道眾人的意願如何?後來經過溝通協調,所有地主都同意幫忙,首先蔡春木、葉月德、劉通錦等人讓出部分的土地,而廖泉則搬遷到國小前,至於大和株式會社也願無償提供,於是廟地的問題因而解決。
根據石門陳明先生所著的經書記載,眾人於丙戌年《民國35年》六月二十八日戌刻《晚上七點左右》到清德堂向神明請示建廟的事宜,當時佛祖、帝君、聖王降駕開示,詩曰:『回龍顧主最清奇、門對尖峰筆一枝、育水長流流不止、關山秀口福神持』。另外經書中還記載,國姓爺曾到埔里懷善堂降筆,其內容如下:『今夜吾國姓爺特到懷善堂,煩為爾各生之勞苦之幸也!』但要借爾砂盤所說乃吾國姓爺要建廟宇之件,故此,無極佛祖、帝君同到要判明廟地及位處之關係也,攜來日課念明前後方向,吾自詩觀明可也。尖峰為中心線,可照前廖生之厝前建造正身為中點乎,后向壁車路32尺,高地一尺五寸,現時地坪加一尺五寸,又話,廖泉現在之厝門前量起二十尺為中心,如何乎?其面前之廟埕多多益善可也。興工日期無妨,無特付靈符一道安前向分金竹,二道安後面分金竹,其他興工土夫帶一道,可照頭分配,可頭道前二道,后三土夫帶。得到神尊的指示之後,大家都非常高興準備為國姓公建新廟,於是馬上請彭阿浪先生,擺羅經定分金,說也奇怪,預定要建廟的一片竹林,原本住有一群白鷺鷥鳥,在擇定廟地之後,所有的白鷺鷥竟主動地搬遷到國中後山,去重新築巢棲息。
廟地擇定後,由當時擔任鄉長的彭華錦先生擔任建廟的主任委員,並開始分派工作,有的人到山上砍櫸木當建材,有的則印製土磚,附近的居民主動前來幫忙,當時土磚最怕淋雨,因此特別委請蔡春木的妻子與吳來負責收土磚及防雨覆蓋的工作,彭主委還特別叮嚀!國姓地區山高水急,故廟祠需有較高的基座,並建拜庭來防範淹水,但因經費的關係,一開始只建三間。當時的包商是林金來,泥水匠為詹錦麟。經費由全鄉各村村長及地方士紳擔任建廟委員發起勸募,經過眾人的通力合作,新廟終於在民國三十七年落成,當時廟名為『忠烈祠』。
新廟雖然稱不上金碧輝煌,但也清幽莊嚴,在廟門上鑴有對聯:護擁民康念漢水長流萬古、國為政憲忘夷雲上繼千秋。右側門聯題寫:國號昭彰正氣浩然光日月、姓名齊頌功成道果勝山川。左側門聯:成德普光出入招賢稱聖道、功修大會往來聚義報英雄。神尊鎮座入火之後,忠烈祠計有彭華錦等二十名信徒。而且遍及全鄉,在大家的努力經營下,廟務日益昌盛,神威顯赫遠播,使得忠烈祠漸漸成為國姓鄉的信仰中心,於是在民國39年舉辦建醮大典,用以祈求平安,酬報神恩,此為國姓鄉第一次的建醮。
自從國姓爺廟建好並命名為『忠烈祠』後,即有地方人士認為不妥,其理由是,一般祠是供奉無主屍骨的好兄弟,而國家建的忠烈祠,其祭祠對象則是為國捐軀的三軍將士與忠臣烈士,然而國姓爺則是皇帝所冊封的,更是台灣人所尊稱的開台聖王,因此在台灣人的心目中,他不但是民族英雄,更是一位保鄉衛民的神祇。因此國姓爺廟的廟門上一直掛著忠烈祠及護國宮兩塊匾額,直到民國五十五年,經過委員會的反覆討論之後,大家終於決定要將廟名更改為『護國宮』。
護國宮在民國三十七年落成之後,經過將近五十年歲月,當時興建之土木建築,經不起長久日月風雨摧殘。民國八十三年主任委員徐春長先生,因而召集各位委員籌劃改建,在眾委員及全鄉士紳與各信眾等努力下,僅短短三年內建造新廟,終於在民國86年秋季圓滿落成。而民國八十三年歲次甲戌年蕸月五日入火安座大典。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七日臺灣省政府主席宋楚瑜贈《護國宮匾額》誌慶。
市區入口處豎立石雕《國姓爺》雄偉雕像,也代表國姓鄉主要地標特徵。
白色花崗石高7.6公尺。921前後歷時三年始雕刻完成。90年2月2日清晨7‥30分舉石雕像開光典禮。
國姓鄉出口《九九峰巒》及金星峰鎮守水口。
護國宮主殿神:國姓爺。
護國宮二樓主殿:三寶佛金尊。
護國宮:坐未山兼丁1度《209度》井卦初、二爻間線→丑向嗑卦初、二爻間線。
護國宮:迴龍顧祖逆朝水長流溪,龍虎交衙之美。
護國宮:《國姓爺》雄偉雕像。
護國宮:廟前明堂,朝山峰巒旌旗飄揚,氣勢壯觀之美。
護國宮:廟前明堂,朝山峰巒旌旗飄揚,氣勢壯觀之美。
護國宮:廟前明堂,眺望朝峰層層山巒之美。
護國宮:廟之二樓眺望,朝山峰巒旌旗飄揚,氣勢壯觀之美。
國姓鄉公所右前方羅城山巒之美。
高處樓房是《國姓鄉公所》山巒垣局之美。
國姓鄉出口《九九峰巒》及下守砂高聳金星峰鎮守水口。
南港溪於國姓橋下方與烏溪匯合注入烏溪之山巒景色之美。
國姓鄉護國宮沿革碑文:記載緣起歷史背景及擇地建造等史實。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