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員山鄉
永和村 雷公埤 103.11.8星期六 拍照及撰文:雲 松 子 居士
詩曰:雞聲千樹曉,遙際俯晴暉,緩步隨紅葉,高吟上翠薇,鳥呼深谷應,雲挾亂山飛,薄暮樵歌響,空林踏月歸。雷公埤沿革碑文:古人有詩云:『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雷公埤原為地下湧泉所形成之湖泊,分上、下埤兩處,上埤面積較小,約
雷公埤水質清澈,埤內蘊藏豐富生態,有更仔魚、鯽漁、大肚娘、鰻魚,等魚類悠遊其中,池畔映眼蓮花,但看野鴨覓食、鷺鷥嬉戲。古人有詩云:『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可謂饒富情趣也。鄉長 黃評慧 謹識。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月吉日。
雷公埤清朝之時,當地仍屬荒蕪沼澤之地《開蘭第一文舉人:黃纘緒府君,開台一世祖循直公暨派下祖墳就安葬該域,取雷公埤為正朝明堂,水聚天心富貴多,山明水秀之美。》,人煙甚少,土地未重劃之前,湖泊連綿十幾處,延伸至結頭份之處,每當打雷之時,皆從湖泊水面,產生陰陽極引發閃電,以致當地居民稱該域湖泊為:雷公埤之由來。後來政府土地重劃,附近有產權之農民相繼,將連綿十幾處湖泊,延伸至結頭份之處之湖泊,均填土改為區塊形農地,僅剩下目前上、下埤湖泊兩處保留,維持生態供人觀賞。埤前設有餐飲部、及前附近道路旁均建整排樓房、及附近地貌完全改變,農田中樓房林立、以致大遍湖泊樣貌消失,已難看到早年當地,引發閃電美麗之景像,僅剩兩個湖泊山水相映之美。
黃氏開蘭始祖循直公,諱文韜,從子貤贈,文林朗公。 妣莊氏貞淑,從子貤贈孺人。世居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北溪瓷窟條周山崎社頂,公偕宗族第五代有,三房珽第三子讚緒(出嗣長房瓆,黃纘緒,字紹芳號啟堂。生於嘉慶二十二年即1817年歲次丁丑,六月二十二日巳時,原住台北芝蘭堡【即今台北市士林】後隨祖父遷入宜蘭北門定居,以開墾耕農維生。公少時就學於陳老師瑞林【陳系秀才,設帳於衙署後靈惠廟內,奉祀主神開漳聖王陳元光。】惟因家貧,無力事師而輟學,長亦未從名師遊,全恃己力苦讀。道光二十年春,考取臺灣府學秀才,同年秋卒,赴福州秋闈,擢第庚子恩科中式八十三名舉人【1840年】。是為宜蘭登賢書之嚆矢也。
同治九年應福州知府徐大人之聘,任侯官儒學正堂,光緒元年為鄉式同考官,七年欽加同知銜,誥授朝議大夫 。于光緒十九年【1893年癸巳,
黃纘緒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擢第庚子恩科中式八十三名,唯開蘭第一位文舉人)、黃氏祖二房第四子審、二弟素直、三弟篤厚等移居臺灣府上淡水新莊街,後遷噶瑪蘭廳開萬世基業。舉人公墳聯曰:折桂蘭陽獨占先, 栽成每念姚公德 。種桃侯縣雖將老, 撫育常懷長嫂恩。循直公,長子智正公,號豐泰,字衡山,精堪輿之術,愛蘭川秀嶽之美。有詩曰:雞聲千樹曉,遙際俯晴暉,緩步隨紅葉,高吟上翠薇,鳥呼深谷應,雲挾亂山飛,薄暮樵歌響,空林踏月歸。 自卜吉穴葬親記云:高結一穴沖天形,展翅翱翔金水成。鎗旗鼓角垣外鎮,屯軍堆甲馬艮生。玉堂金馬逼面照,寶蓋金屏倚托明。更有巢雷鼓震,大封公侯小伯卿。自嘗蘭山川毓秀,自卜此大地以葬親,始有黃氏一族早期,有一舉人、五貢生、七秀才之鼎盛,乃均靠山川地靈之所蘊毓之恩賜也。
雷公埤:位居員山鄉永和村鄉道旁。
蘭陽第一文舉人:黃纘緒府君,開台一世祖循直公暨派下祖墳就安葬該域,取雷公埤為正朝明堂,水聚天心富貴多,山明水秀之美。坐癸兼癸三度半震卦二爻《26.5度》→未向巽卦二爻。黃舉人祖墳:正朝明堂即雷公埤湖泊。有山水相映之美景。 光緒乙酉夏季。教子事姑允直誥命。
致勤克儉更見貞心。
黃公纘緒府君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擢第庚子恩科中式八十三名,唯開蘭第一位文舉人)
舉人公之夫人像 。
舉人府第 文魁。 目前蘭陽傳藝中心,有從舊宅搬遷至該址重建舉人府第。
四鄰資擇處 、德宅卜安居。四辟鼎新輪奐永垂奕世、德星照耀休光肇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