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2

雷公埤---開蘭第壹文舉人 黃纘緒府君 開台第一世祖暨派下祖墳






宜蘭縣員山鄉 永和村 雷公埤        103.11.8星期六         拍照及撰文雲 松 子 居士
詩曰聲千樹曉遙際俯晴暉緩步隨紅葉高吟上翠薇鳥呼深谷應雲挾亂山飛薄暮樵歌響空林踏月歸。
雷公埤沿革碑文:古人有詩云:『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雷公埤原為地下湧泉所形成之湖泊,分上、下埤兩處,上埤面積較小,約0.6公頃,下埤則有1.5公頃。故老相傳此地早期為沼澤泥地,先民因耕作不易,乃在田園週邊築土堤,溝渠以利灌溉,惟因土堤鬆軟,每逢下雨打雷才形成的,此即雷公埤的由來。
雷公埤水質清澈,埤內蘊藏豐富生態,有更仔魚、鯽漁、大肚娘、鰻魚,等魚類悠遊其中,池畔映眼蓮花,但看野鴨覓食、鷺鷥嬉戲。古人有詩云:『一盞寒泉薦秋菊、三更畫舫穿藕花』,可謂饒富情趣也。鄉長 黃評慧 謹識。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月吉日。
      雷公埤清朝之時,當地仍屬荒蕪沼澤之地《開蘭第一文舉人:黃纘緒府君,開台一世祖循直公暨派下祖墳就安葬該域,取雷公埤為正朝明堂,水聚天心富貴多,山明水秀之美。》,人煙甚少,土地未重劃之前,湖泊連綿十幾處,延伸至結頭份之處,每當打雷之時,皆從湖泊水面,產生陰陽極引發閃電,以致當地居民稱該域湖泊為:雷公埤之由來。後來政府土地重劃,附近有產權之農民相繼,將連綿十幾處湖泊,延伸至結頭份之處之湖泊,均填土改為區塊形農地,僅剩下目前上、下埤湖泊兩處保留,維持生態供人觀賞。埤前設有餐飲部、及前附近道路旁均建整排樓房、及附近地貌完全改變,農田中樓房林立、以致大遍湖泊樣貌消失,已難看到早年當地,引發閃電美麗之景像,僅剩兩個湖泊山水相映之美。
        黃氏開蘭始祖循直公,諱文韜,從子貤贈文林朗公 妣莊氏貞淑從子貤贈孺人。世居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北溪瓷窟條周山崎社頂,公偕宗族第五代有,三房珽第三子讚緒(出嗣長房瓆,黃纘緒,字紹芳號啟堂。生於嘉慶二十二年即1817年歲次丁丑,六月二十二日巳時,原住台北芝蘭堡【即今台北市士林】後隨祖父遷入宜蘭北門定居,以開墾耕農維生。公少時就學於陳老師瑞林【陳系秀才,設帳於衙署後靈惠廟內,奉祀主神開漳聖王陳元光。】惟因家貧,無力事師而輟學,長亦未從名師遊,全恃己力苦讀。道光二十年春,考取臺灣府學秀才,同年秋卒,赴福州秋闈,擢第庚子恩科中式八十三名舉人1840年】。是為宜蘭登賢書之嚆矢也。
        同治九年應福州知府徐大人之聘,任侯官儒學正堂,光緒元年為鄉式同考官,七年欽加同知銜,誥授朝議大夫 于光緒十九年【1893年癸巳,十一月初十未時】享壽七十七歲。有子作楫等十三人 ,皆以讀書成名,有二女長嫁連碧榕【新北市雙溪區連旭椿舉人之長子】、次配石煥長
        黃纘緒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擢第庚子恩科中式八十三名,唯開蘭第一位文舉人)、黃氏祖二房第四子審、二弟素直、三弟篤厚等移居臺灣府上淡水新莊街,後遷噶瑪蘭廳開萬世基業。舉人公墳聯曰:折桂蘭陽獨占先, 栽成每念姚公德 種桃侯縣雖將老, 撫育常懷長嫂恩。循直公長子智正公,號豐泰,字衡山精堪輿之術,愛蘭川秀嶽之美。有詩曰雞聲千樹曉遙際俯晴暉緩步隨紅葉高吟上翠薇鳥呼深谷應雲挾亂山飛薄暮樵歌響空林踏月歸。 自卜吉穴葬親記云:高結一穴沖天形,展翅翱翔金水成。鎗旗鼓角垣外鎮,屯軍堆甲馬艮生。玉堂金馬逼面照,寶蓋金屏倚托明。更有巢雷鼓震,大封公侯小伯卿。自嘗蘭山川毓秀,自卜此大地以葬親,始有黃氏一族早期,有一舉人、五貢生、七秀才之鼎盛,乃均靠山川地靈之所蘊毓之恩賜也。
雷公埤:位居員山鄉永和村鄉道旁。




 







 


 






 蘭陽第一文舉人:黃纘緒府君,開台一世祖循直公暨派下祖墳就安葬該域,取雷公埤為正朝明堂,水聚天心富貴多,山明水秀之美。坐癸兼癸三度半震卦二爻《26.5度》→未向巽卦二爻。黃舉人祖墳:正朝明堂即雷公埤湖泊。有山水相映之美景。  光緒乙酉夏季。教子事姑允直誥命。
  致勤克儉更見貞心。

黃公纘緒府君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擢第庚子恩科中式八十三名,唯開蘭第一位文舉人)

                      舉人公之夫人像 。

       舉人府第    文魁。  目前蘭陽傳藝中心,有從舊宅搬遷至該址重建舉人府第。
四鄰資擇處 、德宅卜安居。四辟鼎新輪奐永垂奕世、德星照耀休光肇啟文明。

黃公纘緒府君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擢第庚子恩科中式八十三名,唯開蘭第一位文舉人)

 黃公纘緒府君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擢第庚子恩科中式八十三名,唯開蘭第一位文舉人)
黃公纘緒府君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擢第庚子恩科中式八十三名,唯開蘭第一位文舉人)                                                             文 魁 匾





2014/11/09

宜蘭縣礁溪鄉匏崙村--鯉魚山福德廟

宜蘭縣礁溪鄉匏崙村鯉魚山福德廟   103年11月8日星期六 撰文及拍照 雲松子 居士

鯉魚山福德廟:巳山兼丙三度小蓄卦二爻153亥向豫卦二爻。鯉魚山福德廟聯:正氣鯉魚珠定神。福地延綿鍾鯉穴、德星耿耀光際匏崙。福星長耀鯉穴祥光罩、德業永昌隆匏崙氣凝。德人居寶島民安國泰來、福廟建匏崙物阜年豐慶。鯉魚山福德廟:屬逆水朝堂局,明堂盡收整個匏崙村域與山巒秀麗美景。
       匏崙之域屬礁溪鄉 匏崙村:清朝之前,該域匏崙山區、至刺仔崙今礁溪鄉二結村等域均是原住民出入聚居,後來漢人進住開墾,人口主要聚居山垇處,俗稱:『城底』。早期居民看到該域祿存星峰降脈,如匏之瓜,形如葫蘆山峰綿延、以致民國之後依山形,定名為:匏崙村。早期山區開墾者眾,約住有有三、四十戶之多,種植茶葉、蕃薯、種畺、麻竹、種菜、香瓜龍鬚菜、柑橘、金棗、李子、柳丁、桃子、蓮霧、龍眼、養雞、養梅花鹿,平原水田種稻、種菜、以前山區採材至烏來山區交界之後,烘爐地山、桶後山桶後越嶺道,目前仍然許多山友最愛翻越之步道之一。、小礁溪山,等處山區,古早皆非常熱鬧之處,如今農業已難養家活口,大部份居民外遷謀生,山上僅剩下數戶居住,做民宿、開野雞城。目前山上開拓有『櫻花陵園』,做為宜蘭縣民往生後之歸宿之地。城底居民主祀有:開漳聖王廟。山上寺廟有:蛇崙山麓之孔雀山開成寺、九龍山靈峰禪寺,員山鄉林辰峰居士獨資興建之道場,發心供大眾共修之道場假日對外開放;標高約七百公尺,能俯瞰蘭陽平原之美,遠眺太平洋美景盡收眼簾。、大願山道場已荒廢、源興居一貫道,王人達先生私人道場,不對外開放。
        匏崙村地標:葫蘆瓜。地標前路旁轉角,有個『石椿』記念處。石重二百斤,乃本村先賢黃逢春先生練武之物。黃耆老單名不號逢春,生于咸豐己未年,卒於民國三十一年,享年八十四歲,黃耆老身材魁偉,孔武有力,可將此石高舉過頂。平時飽讀書詩,乃一文武兼備之才,本有意仕途,奈因台灣割讓日本,黃老以清朝遺民自居,不肯事夷,而終老田園,據聞另一把大刀重一百二十公斤,雙手揮舞自如,惜年代久遠不知流落何方,此石幸由後代子孫黃萬益珍藏,始能留此供人瞻仰。黃肇雄 題。匏崙鄉親 謹誌。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鯉魚山福德廟:巳山兼丙三度小蓄卦二爻153亥向豫卦二爻。
  鯉魚山福德廟:屬逆水朝堂局,明堂盡收整個匏崙村域與山巒秀麗美景。
  匏崙村鯉魚山地標:紅色鯉魚吐水。
 
 
  鯉魚山全景之美。
  鯉魚山廟左側百年老樹之美。
 
 
 
 
 鯉魚山前右前方紅鐵厝是,1033月台中潭子新遷來之,無極五母廟。
  匏崙村地標:葫蘆。
  匏崙村地標:葫蘆。
 匏崙村先賢黃逢春練武之石重二百斤,『石椿』豎石處記文。
 
  匏崙村先賢黃逢春練武之石重二百斤,『石椿』豎石處記文。
   匏崙村孔雀山平地新建完成: 開成寺。
  鯉魚山前右前方紅厝是,1033月台中潭子新遷來的,無極五母廟。
 廟前朝堂:枕山平案,遠朝山,中央山脈層鑾疊帳高聳雲霄巒峰之美。